怎样如理如法的去放生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9 浏览:325次

吃饭,这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经历的事情,而且会伴随一生。可是,你真的知道应该如何吃饭吗?你知道怎样在吃饭时修行,怎样将吃饭也变为修行吗?2021年1月7日,庚子年农历十一月廿四,是天台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让我们共同学习智者大师关于吃饭的这篇开示,了解修行之人的观心食法。

智者大师的《观心食法》,全文仅三百九十二字,因其篇幅短小而常为人们所忽略。但它所明确揭示的一心三观、圆融相即的禅观思想却已是相当成熟。这不仅是现存最早的中国佛教僧团有关食法的珍贵文献,更是一篇指导我们如何在吃饭时如何修观的恳切开示。通过学习这篇《观心食法》,我们可以在了解一色一香、一粥一饭无非中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明了如何将佛法的观照智慧如何落实于生活,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观心食法》虽然字数不多,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为解说方便,现现将本文略分章段,大科分三:一、受食仪则;二、修观要义;三、引经证成。若以佛法中三科分经来类比,则受食仪则相当于序分,修观要义相当于正宗分,引经证成相当于流通分。下面依次解释。

甲一

受食仪则

这段文字是开篇讲述接受饮食时种种仪规法则的内容,其中重点在供养与布施的观想,通于一切受供,并未突出大乘实相观法,因此可以看作修习观心食法的前方便,在全文则为序分。

既敷座已,听维那进止。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界,施作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后受此食。

既敷座已,听维那进止。

敷为展开,座指坐具。敷座即是展具而坐。

维那二字是华梵并举,维乃汉语,纲维之义;那是梵语羯磨陀那的略称,译为悦众。维那是寺院中掌理众僧进退威仪的纲领职事。

进止是进退之义,泛指一切举动。

在接受饮食时,应展具端坐,一切举动都听从维那号令而行。

智者大师这篇开示所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出家人,因而开头这句话和之后“鸣钟”,所说的都是僧团中进食的种种状态。这与在家弟子吃饭时的种种固然有所区别,但并不妨碍有志于修行的在家佛弟子在进食之时按照后文所教授的观法而行观照。

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界,施作佛事。

古时僧团斋粥前有击钟的规矩,谓之鸣钟。亦有版本作鸣磬,法器虽异,但都是进食前的仪规。

敛手即合掌,双手合十,表示态度恭敬。

三宝为佛、法、僧。一体三宝又名同体三宝,指佛法僧三宝中任意一宝都圆具三宝之义,名称虽异而本体实同。

十方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遍十方界指观想自己所供养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

在听到钟声后,要以至诚恭敬之心,将饭食供养十方三宝,以成就殊胜的佛事功德。

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后受此食。

次:次后。

出生饭是斋食前取少许食物布施旷野鬼神。因为鬼神有变少食为多量的能力,因此在分量上,饭不过七粒,面是一寸,馒头及饼以指甲许为限。这种施食称为生饭或出生。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波罗蜜乃到彼岸义,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法,能到彼岸,故名六波罗蜜。

在供养十方三宝之后,还需要出生以布施六道众生,并由此布施六道之行,表示六种波罗蜜的修持。经过了上供三宝和等施六道,而后再接受这些食物。

甲二

修观要义

以下正式开演如何在进食之时修观,乃全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预示应修之由;二、正明起观之法。前者解释为什么,后者开示怎么做。

乙一

预示应修之由

这一段是预先阐示食时必须修观的因由。

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

夫食者,众生之外命。

夫是发语词,并无实义。

佛法将食物及资财等维系生命的物品,称为外命。

饮食是欲界众生维系生命的必须,也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修行之人如果无法以适量的食物维持色身,又如何能够以此以此色身求证法身慧命呢?

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

润:滋润。

有边无边指种种邪见,或执着有边,或执着无边,或执着亦有边亦无边,或执着非有边非无边,乃至以此四种为基础,更有无量邪见,皆非佛之正法。

若食时不入观,则食只是用于滋润凡夫色身在生死中流转;反之,如果能够在食时起诸观照,则可以用观照的智慧分别生死流转之苦果和有边无边之邪见,如此则出尘有望。

不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

分卫是梵语,译为乞食。

清众:清净海众。

所以不问托钵乞食,或在僧团之中与众净食,都须正确作观。

观心食法

  甲一、受食仪则既敷座已,听维那进止。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界,施作佛事。次出生饭,称施六道,即表六波罗蜜,然后受此食。甲二、修观要义    乙一、预示应修之由夫食者,众生之外命。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分别生死有边无边。不问分卫,与清众净食,皆须作观。    乙二、正明起观之法      丙一、食具三德观之者,自恐此身内旧食,皆是无明烦恼,润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于旧食,从毛孔次第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开。食今新食,照诸暗灭,成于般若。故《净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是为明证。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养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脱。是为三德。      丙二、心具三观        丁一、次第三观照此食者,非新非故。而有旧食之故,而有新食之新,是名为假。求故不得,求新不得,毕竟空寂,名之为空。观食者,自那可食为新,既无新食,那可得食?食者而不离旧食养身,而新食重益,因缘和合,不可前后分别,名之为中。        丁二、一心三观只中即假空,只空即中假,只假即空中,不可思议,名为中道。  甲三、引经证成又《净名》云:“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也。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功德力,前面两段讲到因地的修学,这个地方讲到赞叹净土宗的果地功德。我们有两段,先看第一段: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么罗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好,“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这个“利”,是说明净土宗最为重要的功德利益。其实净土宗的利益,它不在于平常说我们念佛,消灾、免难、增福报,这个都是它的一个附属的花报,净土宗真实的果地功德,是在临命终的时候,仰仗弥陀摄受,能够心不颠倒,而往生净土,是从临终这一块来说的。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三界流转当中,娑婆世界的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其实我们修净土宗的人跟修禅修的人,平时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他修他的,我们修我们的,有时候他还看不起我们。他说:你们这些人哪,只知道到净土去,娑婆世界也不管,但是,临命终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因为临命终的时候,假设你不仰仗佛力,无论“顽修、狂慧,么罗无功”了。说这种人啊,是顽修的,有行无解的,或者是有解无行的,总而言之,这个人是含糊笼统盲修瞎练的,根本用功没有上路的。

那么这一部分就不谈了,因为这个人根本就是搞不清楚状况的,即便你解门是悟门深远,即便你平常的行门功课又做得很深,只要你的烦恼习气有一分一毫没有断除,未免随业力强的这一块而产生牵引,而堕落。

这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所以说“初果尚且昧于出胎,菩萨尚且有隔阴之迷”,临命终的时候,哪是我们能够强做主宰,含糊笼统地能够把它蒙骗过去呢?

临命终的时候,它有一个问题,我们平常大概只要处理烦恼的问题就够了,临命终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他多了一个业力的问题。临命终时算总帐,因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我们平常感觉不出它的存在,它虽然偶尔丢一些烦恼给你,丢一丢外境给你,但是你感觉不出存在。

但是我们看唯识学上说,阿赖耶识到了临终的时候那不一样了,去后来先做主翁,它那个强大的吸铁,它现出中阴身的时候,它用强大的业力吸你呀。临命终的时候,你就知道第八识的可怕了,除非你断烦恼。

那净土宗为什么不怕第八识呢?因为净土宗他调伏烦恼——我只要不随妄转,我只要让阿弥陀佛进来,阿弥陀佛就有办法把我带走,那是用佛力来抗拒业力。

但是你没有修他力法门的人,你完全凭你自己的本事。

我们临终的人可以做到调伏烦恼,但是你要断除业力,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是圣人。阿赖耶识啊,你调伏烦恼,那你顶多往生善处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到临终的时候,当阿赖耶识现前的时候,谁都跑不掉。

阿赖耶识,你研究唯识你会很奇怪,

阿赖耶识平常它隐藏的,所以你只看到第六意识跟前五识在活动,

但临终的时候,它就现前了,它就是大魔王啊!它现出一个中阴身,然后用中阴身来吸你过去,十人九蹉路——十个人有九个人跑不掉的,跑掉那个人是阿罗汉,十人九蹉路,对啊,阿罗汉,他无生嘛。

那我们怎么跑掉的呢?我们是把身心放空,让弥陀进来,是弥陀带我们先走,所以我们临命终的人没有经过死亡,没有经过中阴身,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把我们带走了。所以我们是在阿赖耶识现前之前,阿弥陀佛赶紧先一步把我们带走了,阿赖耶识还没有现前,阿赖耶识现前你就完了。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 2002-2030 必心放生网 鄂ICP备2022017074号-1 必心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