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替孩子放生吗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4-11 浏览:246次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伴随着人生五味俱全,试着容纳一些杂质,人生反而会更真实,更美好。

  丰富多彩的世界并不是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的湖水养不了鲜活的鱼;腐臭的肥料它能营养着美丽的鲜花;五谷杂粮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

  极端自我为中心的信仰,接受单一的文化,造就不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甚至可能让人成为极端的怪物。

  吃了黄连才知道甘蔗更甜;受了风霜才觉得阳光更暖;

  经历了贫寒才感到生活更美好;遭遇挫折才感到人生更充实!

  不要用至亲至爱来要求亲人,亲人之间也会萌生世俗尘埃;

  不要用至纯至洁来要求朋友,朋友之间也会有功利色彩;

  不要用真情真爱来要求伴侣,伴侣之间也会有磕磕碰碰;

  不要用最甜最美来要求生活,酸甜苦辣才能组合人生百味……

  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杂质,才构成五彩缤纷的世界,组成多姿多彩的生活。

  平静的湖水,投入一颗石子,便有生动的涟漪;

  蔚蓝的天空,飞行着一行大雁,便有深邃的意境;

  沉闷的生活,因为有了一段插曲,才会有了情趣;

  平淡的人生,因为有了一点波折才会有了活力;

  两人相恋时添加一些嗔怨,爱情反而更加贴切亲密;

  交朋好友时难免产生一些误会,兄弟姐妹之间友谊反而更显可贵。

  在人生中,有一点点苦,有一点点甜,有一点点好,

  也有一点点坏,也有一点点希望,也有一点点无奈,

  生活会更主动更美满更韵味悠长。

  如果至真至纯的友谊你苦寻不到,

  那么,试着容纳一些杂质,

  你会发现原来无处可觅的友谊,如今已遍布天下;

  如果十全十美的情感你苦苦寻寻不到,

  那么试着容纳一些杂质,你会发现原来无枝可栖的情感,如今已是处处芳草。

  在生活的人生中,你不必刻意地去较真,

  试着去掺和些别的东西,容纳些杂质,

  把你的期望值降低到一个适当的坐标,

  你会发现,

  极为理想极为纯情极为美好的生活与人生原本就难以得到。

  此时你得到的正是一种极为真实极为现实的生活,

  而这种生活未必就不美好……人生之中,

  某些杂质原本就是组成美好的元素,有了这些掺和的杂质,你的人生才方显完美!

学处|“我的父亲是佛陀”——今日父亲节学习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子今天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父亲节。佛门中对孝亲十分重视,释尊在世之时,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于父亲去世后为辅抬棺,这些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身为人子的释迦牟尼佛,对父母的孝顺足可为后世佛弟子奉行孝道的典范。

另一方面,释尊在出家前也有自己的孩子,他不仅是三界有情的“四生慈父”,也是罗睺罗的生父。今日适逢一年一度的父亲节,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看身为父亲的释迦牟尼佛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罗睺罗的呢?他的教子方式又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劝导耶输 度子出家

佛陀虽已出家,但并不是对罗睺罗不闻不问,而是在等待因缘成熟,度罗睺罗出家修道。《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对此有详细记载:在佛陀成佛后第六年回迦毘罗卫城省亲时,希望耶输陀罗(也就是佛陀出家前的妻子,罗睺罗的母亲)放罗睺罗出家修道,但这对耶输陀罗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佛陀命目犍连进城探亲,并对他说:

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所以者何?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母之与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永相离别,受苦万端,后悔无及。罗睺得道,当还度母,永绝生老病死根本,得至罗汉,如我今也。

然而,耶输陀罗不肯,还把罗睺罗关闭高楼深阁内。目犍连无奈,用神通飞上高楼面见耶输陀罗,并用种种善巧方便劝说,可是耶输陀罗依然拒不让步。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又派王后前往劝导,耶输陀罗犹不听从。

最后,佛陀运用神通化入空中,点醒耶输陀罗,令她回忆起前世的誓言因缘,才令她顿息母子之情,与子离别,送子修道。佛就叫舍利弗收他出家,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叫目犍连为他剃头,舍利弗为说沙弥十戒,是僧团中沙弥之始。

巧借洗足 教导改过

罗睺罗开始修行的时候比较淘气,学法持戒也有疏忽的地方,还有说谎的坏习惯。有一天,佛命罗睺罗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毕。佛问他:“这些水可以喝吗?”罗睺罗:“洗过脚的水,不干净,不能喝。”佛对罗睺罗说:“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却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罗睺罗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佛陀又再问他道:“这个盆可以用来盛饭洗米洗菜吗?”罗睺罗说:“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粘着。”佛说:“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出家做了沙门,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身充斥不实的垢秽,圣洁,光明的智慧,大道的资粮怎么装进你的心中?”

可以替孩子放生吗

慈悲呵护 坚固道心

罗睺罗出家后,听到佛陀说一比丘的罪报因缘,十分恐惧,生起退心,想舍道还家。他对佛陀说:“诸佛智慧犹如大海,罗睺等心犹如毫末,岂能受持如来智慧?”佛陀慈悲地开示罗睺罗:“如天雨滴,后不及前,虽不相及,能满大器。修学智慧,亦复如是。从小微起,终成大器,如是展转,满无量器。是则自利利人,名为大士,如我今也。”罗睺罗闻佛所说譬喻,心开意解,遂能安心修行。

有一次,当罗睺罗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将他的房间让给作客的比丘住。又由于沙弥不可以和比丘共住,那个比丘便将罗睺罗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安住在里面了。

在僧团里,沙弥是应该敬重比丘的,再加上佛陀的忍辱教示,罗睺罗便痴痴地站在门外。忽然阴云密布,落起滂沱大雨来。罗睺罗没有去处可以躲藏,就进入厕所暂避。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没了,藏在洞里的毒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来,渐渐游到厕所里来了。罗睺罗身在巨大的危险之中,自己却毫无察觉。

佛陀在静坐中以天眼察知罗睺罗的危险,即刻走到厕所,叫罗睺罗先到自己的寮房住。后来佛陀修改戒律,规定特殊情况,沙弥可以和比丘同住两宿。

因人施教 令证圣果

僧团中有人对于佛陀常常诃斥提婆达多,却不诃斥罗睺罗心存疑惑,甚至觉得是佛陀妒忌提婆达多,而纵容自己的儿子。佛陀听说后,并不回避这种质疑,而是开诚布公地对大众说:“提婆达多就像一只劣马,要调伏这样的劣马,应该用威力来调伏他,所以就要诃斥他;罗睺罗就像聪明而有智慧的象一样,用良好的言语同他好好说,就可以令他往正路上走了。”

罗睺罗十八岁那年,他升起执着色相的不善念,认为他跟父亲一样英俊。佛陀知道后,向他宣说《大教化罗睺罗经》:罗睺罗,对于各种色,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细微的、低等的、高等的、远处的、近处的色,都应以正慧如实观照:这不是我的,这不成我慢,这不是真我。乃至五蕴之中的其余四蕴受、想、行、识,人的身体、精神,乃至宇宙间一切事物,也都是如此,不应执着。

佛陀要求罗睺罗一人独自在精舍里结跏趺坐,一心思惟这个道理。又教他用慈悲观除嗔恨心,用不净观除贪欲心,用数息观除散乱心,用因缘观除愚痴心。罗睺罗依此修行,进步很快。

佛看他就要证得圣果了,又对他说: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来对待一切人和事,你的心量就可以同宇宙一样广阔,把一切众生容纳到心中,即可以灭恶。罗睺罗听了佛陀的说法,即从座起,顶礼佛陀说: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得圣果。佛陀听后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睺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因为他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却从不表现自己,总是默默修持和工作着。

和世间所有的父亲一样,佛陀深深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罗睺罗;但佛陀的这份爱护,又不同于世间所有的父亲。

佛陀以王子之身,舍弃王位,出家修道,自然也不会将任何世间的财富留给自己的儿子。但另一方面,佛陀给了罗睺罗这世间最宝贵的“财富”——修行证果、离苦得乐的方法。从这个角度说,佛陀确实是一切父亲的楷模!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 2002-2030 必心放生网 鄂ICP备2022017074号-1 必心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